推荐序 冷漠与暖气

天才一秒记住本网址,www.remenxiaoshuo.org,为防止/百/度/转/码/无法阅读,请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网址访问本站,记住了吗?

孙智正

傍晚,我坐在阳台上用手机看《暖气》。不知什么时候天黑了,我没开灯。看着看着,我下意识地抬头,隔着阳台上的花木,突然看到邻居老太太站在她家阳台上,贴着玻璃看我,背着灯光,那张脸显得特别阴森。我吓得一激灵,几乎大叫起来。

也许她想确认我家阳台上是不是坐着一个人。

晚上睡觉的时候,我怀着对老太太那张脸不好的记忆睡着了。我决定要在白天看《暖气》。等你看了《暖气》就会明白,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恐惧更加让我害怕。

《暖气》这个标题克制、内敛,看上去不像罪案小说的标题,等到看完之后,你会知道它真是恰如其分,蕴含深意,把一个日常用语升华了一下,现在我看到这个词感觉就不一样了。

《暖气》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寒城冷镇的一个小区里,妓女、警察、黑车司机、白领、小商贩、音乐爱好者、记者……社会各色人物悉数登场。故事的时间就是当下。出现的人物都有背景历史,没有一个是纯粹走过场。这些人仿佛就活在我们身边,他们面临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,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就是我们当下最关心的,我们太能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。

所以,这起连环杀人案似乎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。我们就生活在寒城冷镇里。我们和小说里的人物“同此凉热”。

我想这是慢三有意的安排。

小说借鉴了很多犯罪影片的手法,在人物形象、转场、惊悚的营造上都是这样。主角是个帅气的年轻警察,但是他口吃、喜欢喝奶茶。设置了这两个特点,更让人物亲切、可爱。小说在惊悚、紧张的侦查连环杀人案的过程中,穿插着爱情的隐线。

“三天,五命。清洗冷漠,沸腾人心。”这是主凶寄给警察的信息。我想类型小说有个特点,不要跟读者作对,情节要让读者快速进入、轻松跟上、早有预期。《暖气》里的“三天,五命”,作为读者的我马上明白凶手三天要杀五人,那他能杀成吗?怎么杀的(这里我希望作者设置一些杀人的“奇观”啊)?人们是怎么阻止他的?在这过程中,作者加上各种人物描写、铺垫、次要情节,都在这“三天五命”的壳里,对读者来说都是调剂。请作者放心,我们不会忘记情节主线。

还有,类型小说要有一个“巨大”的主题,人性、人心、人类的地球乃至宇宙的前途之类,这样的主题能得到最大范围的共鸣。“清洗冷漠,沸腾人心”,人心不古,现在的人情真是太薄了、人心太冷了。人们这么批判着,仿佛自己恰好是例外的一个。

想要读者觉得熟悉、马上知道自己是在看罪案小说,需要设置一些小小的道具。黑猫、黑色桑塔纳、银色手枪……《暖气》也设置了让人倍感亲切的元素。

根据我对慢三的了解,《暖气》这本小说里夹带着很多所谓的私货。比如那个新闻记者身上有着慢三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子和细节。比如凶手留下的杀人线索和达明一派的歌词相关,应该也和粤语歌是慢三心头所好有关。还有,里面有个人物叫古杰明,和诗人韩东的一篇小说人物同名,有个人物叫乌青,有位先锋诗人就叫乌青。

我想这和慢三在写类型小说之前的写作经历有关,慢三“出身”着重叙事方式和语言的先锋写作圈,现在写更侧重故事的类型小说。《暖气》里有个人物也写罪案小说,三个月写了十万多字,我想这是慢三的自况。

《暖气》里还点名致敬了布洛克、钱德勒、东野圭吾等人。慢三主要有两个写作来源:“纯文学”和类型小说。“纯文学”解决语言问题,类型小说解决故事要好看的问题。这在《暖气》里有了很好的结合,小说看起来很顺畅,不会有什么句子很别扭,或者哪里不明白,或者前面的疑问和线索后面忘了交代这样塌头烂脚的情况。然后故事呢,又很好看,步步推进、一层套着一层,越到后面越好看,反正我看到最后也没猜出幕后主凶!

还有,幕后主凶的世界观一点也不陋,有大段奔涌而出的独白,也许那也是你的心声,但你不会去这么做。

《暖气》是一部匠心之作,把罪案小说该有的、已有的、还没有的东西玩得非常娴熟、好看。类型小说不能太和读者作对,也不是说不能作对。我期待像有人发明武侠小说、科幻小说、犯罪小说一样,慢三能发明新的小说类型,或者发明大类型里的小类型,成为类型小说巨匠。我想,他有这样的能力和志向。

有时碰到邻居,我想我们上下楼或门对门地住了好几年,也不互相了解,有时点个头,就算有交情的了。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变成这样呢?我们水泥格子似的居住方式是不是需要改变呢?

看了《暖气》之后,我有意多看了几眼楼道里、小区里碰到的邻居,从服饰、出入时间、年龄、外貌等信息判断他们的职业和身份。我有时甚至留意他们的出入时间,说不定他们作案了什么的,警察来调查,我可以提供线索!

对了,再过几天,暖气要来了。和小说里一样,我们这个城市也是每年11月15日来暖气。

2018年11月6日